親愛的孩子:
下午在中庭花園散步時,
看到你和另一個小朋友騎三輪車玩,
你騎不過他,
幾圈之後淚眼汪汪的喊著:我都不會騎,都騎不贏他,我是個輸家...
旁邊的大人們都被你這句『我是個輸家』逗著笑了,
畢竟你只是個六歲未滿的孩子,怎麼說得出這樣的話?
我也笑了,邊安慰你說:
你不是輸家,你只是還沒有贏,再去騎幾圈...
雖然你只哭了不到一分鐘,就馬上又認真的踩著三輪車追,
但你這句『我是個輸家』卻盤旋不去
我想,
大概是電視告訴你輸家和贏家的概念吧?
也該是電視告訴你贏家要哈哈笑,輸家就得暗自哭吧?
這電視教育是一種無法抵擋的無奈,
因為即便關了它不看,
而它所調教出廣大的電視兒童也會這樣影響你。
算了。
但你該明白,
我說你只是『還沒有贏』,這絕不是哄你罷了。
因為你未來這一生,
就像下午這場三輪車競賽一樣,
唯獨不同的,
這場賽事,
沒有圈數的規定,也沒有時間的限制。
就像是場『超級無敵極限三輪車馬拉松』,
你得跑一輩子,
跑到你不能再跑為止。
既然如此,
那麼頭幾圈(年),
跑得慢了,不算什麼,比賽才剛開始而已。
跑得快了,也別高興,離終點還差的遠呢!
所以你得時時提醒自己,只是還沒有贏,而不是輸家。
當你能夠認真的跑到最後一圈、最後一刻的時候,
你就會發現,
這場『超級無敵極限三輪車馬拉松』,
只要跑完全程,通通是贏家。
何來輸贏呢?
另外,
我也希望告訴你,
輸贏這回事,從頭到尾只存在你心裡,
與旁人無關,
因為不管輸贏,只有你會記得會在乎,
旁人的奚落或掌聲都僅僅片刻,
一轉身,每個人又都專注回他們自己的輸贏上了。
你還六歲未滿,
這封信就留給你以後慢慢看吧!
延伸閱讀:
尼古丁與咖啡因 老漁夫與經紀人:在對與錯,或選擇與放棄之間,是不是更該想想,自己才是那個主體?
用活者演出:認真的表演,即便演技荒腔走板,對於『認真』這部分,還是會給予支持...